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

[Solaris]sar

剛好找到一份之前整理的sar指令文件
就把它放上來吧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Format: sar [-aAbcdgkmpqruvwy] [-o file] t [n]
sar [-aAbcdgkmpqruvwy] [-s time] [-e time] [-i sec] [-f file]
1.–a 文件存取的情形
# sar –a –o test.txt 10 5
# sar –a –f test.txt








iget/s:每秒由inodes定位的文件數量。沒有在目錄名稱查詢快取(dnlc)裡
namei/s: 每秒文件系統路徑查詢的數量
dirbk/s:每秒讀取目錄區的數量
這些值越大,表明核心花在存取用戶文件上的時間越多

2. –b buffer的使用情形
#sar –b 5 5








bread/s:每秒從磁碟讀入系統緩衝區buffer的數量。
lread/s:平均每秒從系統buffer讀出的邏輯數量。
%rcache:在buffer?cache中進行邏輯讀的百分比(100%-bread/lread)
bwrit/s:平均每秒從系統buffer向磁盤所寫的物理數量。
lwrit/s:平均每秒寫到系統buffer邏輯數量。
%wcache:在buffer?cache中進行邏輯寫的百分比。
pread/s:平均每秒請求物理讀的次數。
pwrit/s:平均每秒請求物理寫的次數。
如果%rcache小於90或%wcache小於65,則需增加buffer的空間來改善效能。

3. –c Check System Call Statistics
#sar –c 5 5








scall/s:每秒有幾次所有類型的系統呼叫(system call)。
sread/s:每秒有幾次讀取類型的系統呼叫。
swrit/s:每秒有幾次寫入類型的系統呼叫。
fork/s:每秒有幾次fork system call。
exec/s:每秒有幾次exec system call。(exec/s) / (fork/s) >3表效能很差
rchar/s: 每秒由讀操作的系統call傳送的字符(bytes)。
wchar/s: 每秒由寫操作的系統call傳送的字符。

4.-d 硬碟的使用情形
#sar –d 5 5










device:sar命令正在監視的磁碟名字。
%busy:硬碟忙時,處理傳送請求所佔時間的百分比。
avque:序列滿時,未完成請求數量的平均值。
r+w/s:每秒硬碟讀寫的數據量。
blks/s:每秒傳送的塊數,每塊512-byte。
avwait:序列滿時傳送請求等待序列空閒的平均時間。
avserv:完成傳送請求所需平均時間(毫秒)。
avque值較高表示硬碟傳輸速度較慢。

5.-g Check Page-Out and Memory
#sar –g 10 5








pgout/s--每秒換出(pageout)請求數
ppgout/s--每秒換出(pageout)的頁數
pgfree/s--由page daemon每秒放入空閒列表的頁數
pgscan/s--由page deamon每秒掃瞄的分頁數
%ufs_ipf--UFS incode與由iget獲取的有重用頁的空閒列表的比例。
pgfree/s和pgscan/s值過大代表memory不夠用

page deamon是 UNIX 系統的一個核心處理程序(kernel process)。
其處理程序識別碼(process ID)為 2。
其功能是在採用需求分頁的虛擬記憶體(virtual memory)管理系統中,
將處理程序位址空間的資料寫入次要儲存設備(secondary storage device),
或是由次要儲存設備把資料寫到處理程序的位址空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